在湖南新化的山地丘陵地貌区域,光伏产业正加快布局。然而,复杂的地形与雨季气候给光伏电站的日常运维带来重重挑战,尤其在植被管理方面,传统除草方式不仅成本高、效率低,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。湖南大唐华银新化皇甫殿光伏电站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割草机器人,成功实现了运维成本的大幅降低,为同类地貌光伏场站提供了可借鉴的运维优化方案。
皇甫殿电站位于典型的南方山地丘陵区域,站内35°以上斜坡占比超60%。人工割草极具挑战,作业人员不仅难以行走,还易滑倒甚至发生意外事故。同时,站区内存在大量自然形成的岩缝、地沟等不规则地貌,普通设备难以顺利通行。
该区域年雨季时间长达5个月,雨水造成地表松软、黏性强,传统轮式割草机极易陷入泥地。人工作业在湿滑斜坡上效率低且存在滑坠隐患。雨季也是植被高生长期,杂草遮挡光伏板,影响发电效率。
✅ 配备15mm深齿防滑履带:有效提升设备在坡地与泥泞地表上的抓地力,抓地性能提升达40%,避免作业中断。
✅ 自动悬挂系统:机器人实时调节底盘高度,通过地缝和障碍物的能力提升35%,适应复杂地形。
✅ 割茬高度 5–20cm 可调:根据区域植被灵活设定,保障割草效率与设备安全。
✅ 智能识别割刀调节:自动感知植被密度,自动升降割刀,兼顾割草效果与生态保护。
机器人投入前,电站年运维支出80万元;引入后降至25.6万元,成本降幅68%。
传统设备每年故障停机时间约300小时;机器人优化后降至180小时,降幅40%,作业连续性更强。
本项目实践表明,面向山地丘陵地貌定制的割草机器人具备显著的经济性与适应性,成为复杂地貌光伏场站实现智能化运维和降本增效的有效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