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伏运维如何打进前十?看电建新能源的系统化突围路径
2025/07/18

近日,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了《2024年度全国电力行业光伏发电运行指标对标结果》。在全国45家参与对标的发电集团中,中国电建旗下的电建新能源凭借扎实的运维实力,成功跻身全国前十。这不仅是规模的胜利,更是高质量光伏运维体系建设的阶段性成果。

一、运维优胜场站频出,背后是标准化与智能化体系支撑

在全国2048家参评光伏电站中,电建新能源所属8座电站获得“对标优胜场站”称号:

  • 新疆石河子220kV荣源汇集站 荣获 4A级场站称号

  • 哈密荣信雅满苏光伏一电站

  • 山东无棣丰源光伏电站(一期、二期)

  • 浙江开化龙翔与长兴中电光伏电厂

  • 西藏江达飓源光储电站

  • 云南大理干海子光伏电站

这些优胜场站的共同点在于:智能化监控系统覆盖、设备健康度评估机制完善、响应速度快、故障率低、发电效率高。电建新能源通过统一运维标准、建立多维度KPI评价体系,为站点运维能力“打标签”,打造出一批具备行业示范意义的光伏运维标杆。

二、装机“翻倍”背后:运维体系同步升级,避免“规模陷阱”

2024年末,电建新能源投产光伏装机规模较2021年增长了3倍,当年新增装机更是达到2021年的12倍。这种高速扩张之下,传统依赖人力的“经验型运维”难以支撑。

电建新能源的应对策略是:

  • 引入集中控制平台和远程诊断系统,实现电站无人值守,缺陷预警分钟级响应

  • 构建“区域运维中心 + 移动运维终端”双闭环机制,支撑多省跨地域调度

  • 打通“设计—建设—运维”数据链,实现组件级、逆变器级、系统级状态实时可视化

这套“边扩张、边固化”的运维思路,确保了电站增速不以牺牲运行效率为代价。

三、科研牵引,运维提效的底层能力不断增强

除了运营端的实践探索,电建新能源还通过科研牵引夯实运维底座:

  • 牵头建设“中国电建新型储能研究中心”,开展光储协同运维策略研究

  • 主导20项新能源重大技术攻关任务,聚焦智能诊断、故障预测、设备寿命评估等核心领域

  • 连续两年项目入选国家能源局“首台套”名录,具备从实验室到工程化转化的能力

同时,公司还参与国资委央企创新联合体的2个核心攻关任务,加速形成自主可控、国产替代的智能运维解决方案。

四、光伏运维不是辅助项,而是决定竞争力的核心能力

“全国前十”的背后,是一套以运维为抓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:从建设期就嵌入运维设计,从投运初期就部署数据监测,从运行中持续反馈问题优化,真正实现“以运维促发电、以发电促增效”。

当前的行业现实是:谁掌握了智能、高效、可扩展的运维能力,谁就具备了穿越周期的竞争力

总结

光伏运维已从幕后走向台前,不再只是设备管理,而是连接效率、安全、收益和品牌的枢纽能力。电建新能源的案例证明:想要在全国数十家发电集团中脱颖而出,运维不是配角,而是王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