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地一体光伏巡检新突破:无人机+AI重塑智能运维
2025/09/02

在内蒙古的一片光伏电站上空,一架无人机沿着预定航线平稳飞行。百米之下,科研人员在光伏板间记录运行和环境数据,而高空中的卫星也同步采集地表信息。这一“空地一体光伏巡检”模式,标志着光伏电站运维正迈向更加智能化的阶段。

浙江大学科研团队在实践中通过“天–空–地”协同监测,将传统监测偏差降低了16.98%。研究成果已发表于《通讯-地球与环境》,为光伏运维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。

传统巡检的局限与挑战

长期以来,光伏电站巡检主要依赖人工逐台检查或单一数据源监测,存在效率低、范围有限、数据失真的问题。尤其在荒漠、山地等复杂地形中,传统方法难以全面掌握设备与环境状况。

研究显示,传统卫星监测对光伏电站的NDVI指数存在误差:低覆盖区被高估,而高覆盖区则被低估。这不仅影响电站生态评估,也对运维决策带来偏差。

技术升级:无人机+AI的空地一体巡检

科研团队引入改进的U-Net深度学习模型,利用5054组无人机高清影像进行训练,有效提升了数据识别与巡检精度。通过无人机低空巡检与地面光谱数据对比,系统实现了多源信息融合,显著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覆盖率。

数据结果显示,应用空地一体巡检后,光伏电站监测的平均归一化植被指数提升超过20%,部分区域实际状态与传统数据差异高达38%。这意味着,无人机+AI正在帮助运维人员发现更多被忽视的隐性风险和价值。

实践案例与行业价值

在青海某戈壁光伏电站的应用中,无人机巡检揭示了板下区域的真实情况,使电站的运维数据更为精准。通过这种方式,运维人员能够更快发现异常,提升故障排查效率,减少潜在损失。

专家指出,空地一体巡检不仅是生态监测工具,更是未来智能运维的核心手段。无人机弥补了卫星与地面监测的盲区,AI算法解决了多源数据融合难题,为大规模推广提供了可行路径。

未来展望

随着光伏装机规模快速增长,空地一体光伏巡检将成为行业趋势。对于运营商而言,精准巡检意味着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低的运维成本;对于监管部门而言,这是一种科学、可追溯的监管工具。

未来,无人机在光伏电站上空飞行时,它们不再只是巡检设备,更是智能运维的“天空之眼”,为清洁能源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