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语: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《推进“人工智能+”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明确了至 2027 年与 2030 年的两阶段目标,提出八大落地方向,全面推动 AI 与电网、新能源、能源新业态等深度融合。本文对要点进行提炼并盘点央企最新动作。
《意见》提出到 2027 年 建成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的初步框架;到 2030 年 实现能源领域 AI 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。主要方向包括:人工智能+电网、人工智能+新能源、人工智能+能源新业态、人工智能+水电火电核电、人工智能+煤炭油气。
针对新能源的出力波动,《意见》强调构建“气象预测+功率预测+智慧交易+智能运维”的闭环模式;能源新业态方面聚焦虚拟电厂、分布式储能和车网互动等,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,提高新能源消纳。
多家电力央企已开始落地:
国家电投集团:建设光伏储能实证实验数据集。
华电集团:发布新能源智慧生产管理平台。
华能集团:与中国电信推进数字化转型。
国家能源集团:加速“数智国能”建设。
光伏电站智能运维(无人机巡检、除草机器人、清洗与诊断)
虚拟电厂与储能的调度优化
智能电网的负荷预测与应急响应
能源专用大模型与运维 SaaS 平台商业化
数据孤岛与安全问题
算力与能耗矛盾
模型可解释性与落地性
随着《意见》明确时间表,AI 与能源融合进入加速期。央企的试点将带动上下游产品化与商业化,尤其在光伏智能运维与虚拟电厂领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