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割草机器人赋能光伏运维:迈步智能打造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,降本增效...
2025/05/06

行业痛点:杂草威胁电站安全,传统维护效率低下

光伏电站的杂草生长不仅遮挡光伏板、降低光电转换效率,还会引发热斑效应,加速组件老化,甚至因植被过高导致火灾隐患。传统除草方式如人工割草耗时费力,需在高温、蚊虫环境下作业,且易刮伤设备;化学药剂喷洒则存在环境污染和除草局限性问题。例如甘肃某光伏电站,80亩场地需人工镰刀割草,耗时且成本高昂,而杂草反复生长导致年均维护频次达6-8次,运维成本占比超电站总收益的15%。

技术突破:宏微融合导航+多传感器,重构智能割草新标准

迈步智能光伏割草机器人通过三大核心技术实现行业突破:

  • 宏微融合导航技术:结合RTK(实时动态定位)与激光雷达,精准构建光伏板边界地图,定位精度达厘米级,避免传统埋线式方案的布线成本与地形限制。

  • 多传感器融合方案:集成激光雷达、视觉摄像头及红外避障传感器,实时识别复杂地形(如沟壑、石块、电缆槽),动态调整路径规划,确保光伏板周边0碰撞作业。

  • 昼夜连续作业能力:搭载太阳能充电系统与高密度锂电池,支持全天候运行,单次充电续航8小时,覆盖千亩级光伏园区。

以某大型光伏园区实测数据为例,机器人日均割草效率达2.5万平方米,较人工效率提升10倍,且故障率低于0.5%。

应用场景:适配大型园区,破解多环境运维难题

迈步智能割草机器人专为大型地面电站、山地光伏及渔光互补项目设计,覆盖以下场景:

  • 复杂地形适应性:爬坡角度达30°,可跨越10cm障碍,适应沙地、泥泞等恶劣环境。

  • 昼夜协同作业:夜间通过激光雷达与红外夜视功能持续工作,减少对白天发电的干扰。

  • 生态友好模式:针对“光伏+牧草”场景(如青海海南州光伏牧场),机器人可设定割草高度保留牧草根系,实现生态保护与发电效率双赢。

例如,在青海塔拉滩光伏园区,机器人部署后年均除草成本降低40%,同时因减少植被遮挡,发电效率提升5%-8%。

效益分析:全链自主生产,助力客户降本30%

  • 成本控制:80%核心部件(如电机、传感器)自主生产,较外采方案成本降低25%;规模化生产进一步摊薄制造成本,终端售价仅为进口同类产品的60%。

  • 运维效益:以100MW光伏电站为例,传统人工年维护成本约120万元,采用机器人后降至80万元,降幅达33%;同时因发电效率提升,年增收超200万元。

  • 长期价值:设备寿命达5年以上,支持OTA远程升级,持续适配新型光伏组件布局与算法优化,延长技术生命周期。

结语:智能化运维开启光伏产业新篇章

迈步智能以“光储+机器人”模式,推动光伏电站运维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。通过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,不仅破解了传统维护痛点,更助力客户实现发电收益与生态效益的协同增长,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高效运维树立标杆。未来,随着无埋线导航技术与AI算法的进一步迭代,光伏割草机器人将加速渗透至农业、市政等领域,构建绿色低碳的智能装备生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