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伏行业持续快速发展,光伏运维需求不断增长,市场规模持续扩大。2025年上半年,全国光伏新增并网211.61GW,截至6月底,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1098.51GW,同比增长54.1%。光伏发电量累计5591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42.9%,平均利用率高达94%。
光伏运维指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日常监控、维护和管理,以保证系统高效、稳定运行。主要工作包括:
日常巡检:定期巡视光伏电站,检查设备运行状态与安全性能,确保发电设备正常运转。
故障处理:快速定位并解决各类设备故障,减少停机时间,提高电站稳定性。
数据监测:实时采集光伏电站运行数据,进行分析和调整,提高能源产出。
维护升级:对设备进行清洁、维修、替换和技术升级,保障电站长期高效运作。
光伏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重要力量。在政策支持下,光伏行业发展迅速,特别是在顶层设计、财政补贴、行业标准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给予了多项扶持。2025年4月,国家能源局发布《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》,鼓励民营企业推进光伏电站智能化改造,应用人工智能提高出力预测精度与运行效率。
中国光伏产业从上世纪50年代太阳电池研制起步,到2002年的“光明工程”“送电到乡”,再到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实施,产业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。目前,光伏技术国产化率提升明显,高附加值和绿色转型成为出口新增长点。
光伏运维是保障电站安全性和收益率的关键环节。电站系统包括逆变器、光伏组件、汇流箱、支架和导线等环节。近年来,随着装机规模扩大、技术进步和智能化应用推广,光伏运维成本持续下降。数据显示:
2024年分布式光伏系统运维成本:0.046元/(W·年)
集中式地面电站运维成本:0.038元/(W·年)
成本下降有效提升了光伏发电经济性。
光伏产业快速发展推动运维市场稳步扩大。2024年,中国光伏运维市场规模约为366.5亿元,同比增长42%。
集中式光伏运维市场:194.1亿元
分布式光伏运维市场:172.4亿元
集中式光伏对运维时效性和稳定性要求高,需要快速识别故障并及时更换设备,保证长期收益。分布式光伏容量小、分散,需灵活调度资源进行短期响应运维。
光伏运维模式主要分为三类:
资产委托运维
运维全业务委托
代运维劳务委托
客户可根据资产类型、建设地点和安装形式选择适合的运维方案。
2024年光伏电站运维招标总规模约116.47GW,同比增长76%。其中:
日常维检占比超过70%
组件清洗占比18.74%
电站除草占比5.3%
组件清洗和除草占比4.26%
市场参与者众多,但头部企业市场份额仍有限。2024年共定标79.3GW,中标企业204家,其中阳光智维以15.4GW领先,林洋运维、咸林智慧运维、正泰智维紧随其后,内蒙古中铭新能源、协合运维、协鑫新能源等企业同样表现突出。
未来光伏运维将向以下方向发展:
全生命周期数据闭环:实现从组件安装到系统更新的全流程数据接入和智能分析。
运维设备互联协同:光伏割草机器人、清扫无人机、智能巡检器等形成数字化协作网络,实现智能调度和动态维护。
AI预测与自愈能力:通过大数据训练,实现故障预测、效率波动判断、电站健康评分及远程自愈功能。
光伏运维行业正迈向智能化、数字化和高效化发展,为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