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,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《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》(发改价格〔2025〕1192号)。该政策标志着分布式光伏发展逻辑的重大转变:光伏电站运营不再单纯追求“多发多上网”,而是强调“自发自用、就近消纳”。这一变化对光伏运维提出了更高要求,从传统的“保发电”向“管经营”升级。
新政要求光伏电站必须实现高比例自发自用,并通过精细化计量与调控手段优化能源流向。以下表格总结了主要政策点及其对运维的影响:
运维团队需超越传统设备维护,关注用户端用电规律,结合历史数据分析和负荷预测,实现光伏发电与自用电需求的动态平衡。通过需求侧响应措施,可智能调控厂区可调负荷,为自用比例达标提供保障。
利用监控平台进行每日甚至实时分析,监测发电量与自用比例,一旦偏离红线,立即通过调节设备运行策略或启用储能系统进行干预,实现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。
储能系统在新政下成为运维关键。运维工作需涵盖储能充放电策略优化及健康状态监测,确保在光伏发电波动时系统调节能力可靠,提高电站经济性。
参与电力现货交易的运维人员需掌握分时电价与出力调控知识,与交易团队协作,优化电站发电曲线,在高价时段最大化收益,同时满足自用比例要求。
1192号文推动光伏运维由“设备维护”向“能源经营”转型。精细化运营不仅保障政策合规,更能提升电站整体经济收益。建议运维团队采取以下行动:
诊断现状:评估电站当前自用比例,判断与政策红线差距。
升级系统:确保计量系统符合新政要求,引入智能运维管理平台。
提升团队:培训运维人员数据分析、负荷管理及电力市场相关技能。
通过策略升级与技术赋能,光伏运维将在新能源就近消纳新政下实现从“保发电”到“管经营”的成功转型。